图1.答辩会专家及两位博士合影留念
2020年11月19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虞泓教授课题组,在云百草实验室三楼会议室举行2020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参加此次答辩的两位博士生分别是植物学专业王垚和刘艳芳。
图2.导师虞泓教授介绍王垚学业情况
图3.导师虞泓教授介绍刘艳芳学业情况
此次答辩委员会由贵州大学梁宗琦教授、韩燕峰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彭华研究员,以及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赵永昌研究员和学院崔晓龙研究员等专家组成,梁宗琦教授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陈小兰副教授和博士生孙涛担任此次答辩委员会秘书。导师虞泓教授和导师杨祝良研究员以及课题组其他硕士生、博士生也到场旁听了此次答辩。
图4.梁宗琦教授对学生论文进行提问
答辩会严格履行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程序,在答辩委员会主席梁宗琦教授的主持下,导师虞泓教授分别介绍两位学生学习、培养计划完成及研究论文完成情况,参加答辩的博士研究生依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自己的论文进行详细的阐述论证。答辩评委围绕答辩学生的学位论文,从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创新点等方面进行提问和点评。两位答辩的博士生结合选题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认真回答,并仔细记录各位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独立为每位参加答辩的研究生进行评分并填写答辩表决票,评议论文,给出博士论文答辩决议。最后,梁宗琦教授代表委员会宣读两位同学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宣布王垚和刘艳芳全票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王垚和刘艳芳理学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将王垚同学的博士论文《绿僵菌属和近缘属系统发育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评选为优秀毕业论文。两位博士论文答辩的同学对答辩委员会表示衷心感谢,并按照答辩委员会的修改意见进一步认真修改完善论文。
图5.答辩宣传海报
此次答辩会两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内容如下:
论文题目:《绿僵菌属和近缘属系统发育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博士研究生:王 垚
导师:虞泓 教授;杨祝良 研究员
博士论文要点:
绿僵菌属(Metarhizium)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寄主多样,是麦角菌科中形态学和生态学多样性丰富的类群。绿僵菌属成员在无性阶段形态结构简单,差异较小,难以区分,致使该属物种认识不清。迄今,奈杰尔菌属Nigelia、基氏霉属Keithomyces、马昆德霉属Marquandomyces、蝶蛾霉属Papiliomyces、紫霉属Purpureomyces、成氏霉属Sungia和小林义雄霉属 Yosiokobayasia先后独立于绿僵菌属成为新的分类单元,但绿僵菌属与其近缘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界线并不清晰,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也十分模糊。本研究对麦角菌科中绿僵菌属及其近缘属进行广泛取样,以此开展较为全面的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使用5基因(nrSSU、 nrLSU、tef、rpb1、rpb2)和DNA条形码ITS的联合数据集,重新构建了以绿僵菌属为重点的麦角菌科系统发育框架,以解决绿僵菌属、普克尼亚霉属Pochonia、异普克尼亚霉属 Metapochonia和其他相关属分支支持率低的问题;结合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对绿僵菌属及其近缘属物种进行界定,对分类处理错误或分类位置不确定的物种,结合5’tef序列分析进行修订;结合第二代和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数据,组装了绿僵菌属及其近缘属5个物种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分析手段构建麦角菌科、虫草科和线虫草科的系统发育框架,以期构建更可靠的系统发育树,在基因组水平上解决绿僵菌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问题,揭示绿僵菌属及其近缘属物种寄主选择的适应性进化趋势。
论文题目:《弯颈霉属系统发育与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博士研究生:刘艳芳
导师:虞泓 教授
博士论文要点:
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寄主多样性丰富,能适应较大的海拔/温度范围,能产生多种重要的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弯颈霉属物种鉴定方式从“基于单一的形态学特征”到“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数据相结合”的转变过程中,由于部分物种分子数据的缺乏,导致可能存在着分类学处理错误的物种。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含有重要的物种进化信息,并可作为良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系统发育研究中。弯颈霉属物种线粒体基因组方面的研究较少,阻碍了对这一重要真菌类群的认识和了解。本研究通过对弯颈霉属物种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比对,结合本研究中基于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观察和测序的结果,进行弯颈霉属真菌物种分类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弯颈霉属系统发育框架,总计确定了1个新物种分类地位,鉴定已知物种新菌株4株,修订1个分类处理错误的物种。
同时也对研究材料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利用GenBank中收录的弯颈霉属物种全基因组重测序原始数据raw reads,组装、注释、分析弯颈霉属6个物种(总计13个菌株)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并对Genbank中收录的6个弯颈霉属分类单元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重新注释和分析。解析6种弯颈霉线粒体基因组间的遗传变异,并与其核基因组间变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弯颈霉属不同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和同一物种不同菌株线粒体基因组的形状、基因组成、基因顺序高度保守,变异主要是由内含子的存在/缺失或移动、ORFs 的数量和长度不同、基因间隔区的差异等因素引起。线粒体基因组间的变异低于核基因组间的变异。
此外,本研究还基于线粒体基因组14个共有 PCGs组合数据集、atp6-rrnS基因间序列数据集、nad3-atp9基因间序列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核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一致,验证了线粒体基因作为良好分子标记的可靠性。与基于单个基因间区序列数据集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相比,基于14个共有PCGs组合数据集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能更好地区分菌株。本研究关于弯颈霉属物种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数据,为弯颈霉属及其近缘物种分类学、系统发育研究奠定基础。增进对弯颈霉属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弯颈霉属起源与进化。